人们经常把行业内体量、规模或市场份额巨大的企业称之为“大象”,玻璃行业曾经的民营企业老大——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尔润”)无疑是行业里举足轻重的一只。2015年10月20日,这只“大象”的突然停产清算,虽早有征兆,但仍然带给市场巨大的震撼和无法忽视的余波。
有人说,华尔润的破产拉开了玻璃行业整合的大幕,也有人说这将是玻璃行业去产能的阶段性成果。毋庸置疑的是,华尔润注定要在我国玻璃行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无法抹去的重要一笔。无论是其发展壮大被时代赋予的特殊性、经营思路调整所具有的代表性,还是最终走向衰落折射出的行业共性问题,都值得全行业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行仔细梳理、思考和借鉴,也让我们更加关注2016年玻璃市场走向。
同行眼中的“大象”
“华尔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行业的老大哥。”提起当年的行业巨头华尔润,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期货部王成斌这样告诉记者。而这种印象,也正是很多同行对华尔润的共同记忆。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正式进入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之前的十多年间,华尔润主要靠“打零工”的方式加工生产刨床等产品,后更名沙州玻璃厂,于1997年正式采用现名称。确立玻璃为主业后,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年代,华尔润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体制的战略性调整,逐渐发展成为玻璃行业巨头,其成本管理、质量控制、销售模式等都被同行作为学习标杆争相效仿。
“2000年的华尔润,已经是全国玻璃界的龙头企业,其浮法玻璃产品逆江而上能卖到湖北市场。”王成斌说。这种强劲的市场销售能力,折射出的正是华尔润通过规模化发展降低产品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提到华尔润当年的规模化发展,就有同行将其描述为“占尽天时地利”。一方面,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玻璃行业曾一度成为暴利行业,而其主要产能又集中在对玻璃产品需求量最大、需求结构多元化的长三角地区,其快速销售产品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市场规模随之持续快速扩大。
“历史上我国最大的两个玻璃加工基地就是珠三角、长三角,这两个地方要玻璃要得最多。贸易商只要能弄到货,到了7、8月把仓库放开,价格就是一通暴涨。”回想起当年浮法玻璃的市场销售,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山高如是说。
华尔润也牢牢地抓住了这个行业需求膨胀的特殊时期,在巨大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加大了扩张的脚步,并将这一战略基调延续到了后期。最终形成了一个浮法玻璃生产线达20条(张家港本部10条,广东江门3条,山东巨野4条,河北迁安2条,辽宁大连1条,合计年生产能力约8760多万重量箱),旗下9家子公司,业务范围遍布玻璃深加工、硅质原料生产、盐化工、油化工、煤化工、物流等多个领域,注册资本达4.58亿元的庞大玻璃巨头企业。
2000年和2004年,华尔润通过两次企业转制成为一个产权清晰、以玻璃生产为主业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截至倒掉之时,华尔润总资产达90多亿元,合计总负债约6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0.9亿元(张家港市本部银行贷款27.6亿元),除对下属子公司担保6000万元外,无其他对外担保。
同行对于华尔润快速发展的评价,一如其官网介绍所说:华尔润集团在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就是我国玻璃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盲目扩张不可取转型升级是王道
一家如此累累硕果的巨头企业何以一夕之间破产?当记者问及造成“大象”倒掉的原因时,业内同行的回答或委婉或直接,但矛头直指以下几个方面:罔顾行业现实逆市建线;轻易涉足行业外其他领域;经营不善,负债过多致资金链最终断裂。 “近年来华尔润新建产能过多,最终状况正是其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期货部经理庄自朝对记者表示。
庄自朝所说的“盲目扩张”,尤其体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行业需求萎缩带来的全行业大面积亏损及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华尔润未及时调整产能部署,依旧以产量求生存。据2008年2月新闻显示,华尔润当时计划总投资27.6亿元于山东巨野建设4条700t/d生产线、玻璃深加工中心和一个30万吨煤焦油精炼基地,但是最终只建起了4条线。
2009年9月,国务院将平板玻璃列为6大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同时,平板玻璃由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被国家列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行业。即便如此,华尔润的“扩张”战略仍未止步。而这种盲目扩张,实际也是同时期很多未看清行情逆转现实、未走上转型升级道路企业的共同短视之处。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游需求进一步萎缩、全行业产能进一步扩张带来行业低利润的现实前,华尔润发展所依靠的中低端浮法玻璃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越来越难以支撑起庞大的公司规模、员工数量带来的包袱,使得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甚至最基本的环保设备改造方面都步履维艰。
“其实一开始华尔润玻璃口碑还是可以的,产品质量很高,和台玻、南玻质量靠近。”一位曾经营华尔润在江浙沪地区30%玻璃产品的贸易商告诉记者,“后来为了降低成本,华尔润在行业内首先改用石油焦、煤焦油替代重油,但更换燃料后产品质量开始变得不稳定,非常脆,给玻璃钢化带来了很大困难,以至于有的加工商指定绝对不用华尔润的平板玻璃。”渐渐地,华尔润玻璃产品开始被业内冠以“中低端”形容词。
更使华尔润雪上加霜的,是企业制定的投资战略屡遭失败。
“纯碱、石英砂包括物流领域的投资还算是有利润的,因为华尔润自身产品也要使用。”杉杉玻璃期货负责人刘政告诉记者,“最致命的打击,是华尔润从2007年开始在一个石化项目上的连续投资,前后共投入了30亿元,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而这一失败,也使得华尔润另一个耗资2亿元、研发数年的玻璃地板项目,仅在一次发布会后就草草收尾。
正因如此,“不要轻易涉足行业外的其他领域”也成了河北大光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玻璃期货负责人武延民谈到华尔润事件时,向记者讲出的第一个教训。
除此之外,据刘政介绍,华尔润还因旗下某项目平台与其合作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产生纠纷而对簿公堂,此后又因无法按时归还贷款被江苏银行告上法庭。
“2013年后银行对玻璃行业抽贷动作频繁。到了2015年,一下子20亿元的银行还款压力顶在头上,终于压垮了不堪重负的华尔润。”张山高说,“这一如当年的浙玻。现在来看,能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比较少依靠银行贷款的,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长利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对产能扩张始终采取了克制态度。据王成斌介绍,在华尔润等巨头进行大幅产能扩张的时期,长利毅然谢绝了多家银行的杠杆资金,放弃扩张产能规模,通过对欧美市场的考察分析选择向高端Low-E节能玻璃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拥抱新经济,申请成为郑州商品交易所首批期货交割厂库,期货市场套保等丰富的金融工具使得长利大大化解了市场的下行风险。
“尽管当前市场环境依然严峻,但长利面临的压力小了很多。”王成斌说,在华尔润倒掉后,长利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水运成本优势顺江而下,迅速填补了巨头空出的华东市场。得益于此,2015年末华中玻璃产品售价与7月份的低点相比反弹高200元/吨之巨,今日黄浦江边码头几乎每天都可看到发自湖北的玻璃船只靠港卸货。 南北价差缩小贸易流向调整
华尔润产能退出的影响下,其他区域对华东地区倒灌行动开始涌现。一番调整后,各区域格局和贸易流向重新稳定,而华中地区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以前华中的玻璃很难进入华东市场,华尔润的体量太大了。”刘政告诉记者,但华尔润破产刚有风声,华中企业就积极打通渠道,现在华中玻璃经由长江水运迅速补上,在华东地区中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很大,而高端产品部分主要还是旗滨、南玻、台玻等为主。
面对新腾出的市场空间,华中企业自然受益颇多。但在张山高看来,华中地区玻璃市场的希望不仅仅来源于此,更来源于正处于上升势头的中部经济。
“从过去10年看,中部地区的经济是在上升的,而沿海经济是在下滑。”张山高说,10多年前房地产项目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现在二三线城市都在搞房地产。“中部地区人口又多,小县城里的二三十层楼也盖得铺天盖地的。房产商就是要玻璃,这使我们的产品销售有了很好的支撑。”
据他介绍,以前湖北只有两三条线,大量玻璃不是往上海就是往广东发;而现在增加到17条线,其中至少有六七条线销在了湖北。“但这个也是不可持续的。”张山高不无担心地表示。 “如同当年的广东,在大量对外贸易支撑下,广东大量玻璃深加工企业将各种内地很少生产的玻璃产品卖到了全世界,带动了当地的玻璃原片生产和销售。”张山高分析,“但在过去的5年,这个需求萎缩了,而且萎缩得非常厉害。”在他看来,这其中既有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也有我国人工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投资者转投东南亚各国造成的影响。
广东当地的浮法玻璃产能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是福建旗滨10条线的产能主要集中销往广东,再加上当地玻璃巨头信义刚上4条新线,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短时间内产能不会再有退出。与此同时,广东的玻璃需求却在进一步下滑,受此影响,今年下半年开始长利发往广东的原片也几乎停摆。
“历史上玻璃在南北方向上是流动的,沙河往我们这发,我们往广东那发,现在是沙河也不往我们这发,我们也不往广东发。”张山高笑说,玻璃南北价差缩小的现实下,价差不足以抵消运费,于是造成全国玻璃南北销售半径更小。
在弘业期货分析师张永鸽看来,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背景下,转型升级的最为突出的榜样来自华北地区。为完善其产业链布局和合理发展,沙河厂家将原片玻璃逐步延伸,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扩大了平板玻璃的销售范围,同时也减轻了原片玻璃的销售压力,开发多样化的玻璃产品对提升华北玻璃的价格起到有益作用。
在华北价格走高的作用下,原本华北玻璃对东北市场的大量流入也渐渐停止,转变为东北玻璃冲击京津冀地区;与此同时,在打通了销售渠道后,东北玻璃通过船运进入到华东、华南甚至西南地区,消化了短时间内河北迎新集团和广东信义集团为主的大型玻璃企业投产之下一度爆发的产能,使得东北地区于2015年下半年一改之前的价格走势,开始上扬。
但是张山高对于东北市场未来的走势并不看好。他认为,一方面从人口流动看东北应该呈下降趋势,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季节原因玻璃产品生产后要在库房存放达四五个月之久,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宁、内蒙的玻璃厂很难搞下去。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沙河将产品运送过去。”张山高说。但是在东北产能减少的局面下,仍有不少企业前去投产建线,在他看来这种策略欠妥。
华尔润事件未波及的当属西南市场
西南地区受水运困难、公路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产品流入和流出都比较困难,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逢政策利好时企业利润颇丰。但从2014年6月开始,南玻、信义在西南地区逐渐上线点火,截至2015年4月,新增玻璃产能接近5000t/d,总产能达到15750t/d。产能的快速增加也引起了业内人士对于西南可成为“下一个东北”的争议。
对于巨头企业接连进入西南地区的行为,王成斌将其解读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过去可以选择到这里来,也可以选择不到这里来;但现在,自身消化不了,必须要到这里来。”王成斌说。然而无论如何,西南地区玻璃价格的持续下滑已经让业界看到了西南市场的景气度正在发生变化,外地企业的进入难度势必越来越大。